神奈川冲浪里

日本
19世纪
25,5 x 37,5 cm (Ôban yoko-e)
Image de la Grande Vague de Hokusai
Légende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NAAG, Paris) / Richard Lambert

提醒 未展出

有些艺术作品在其生命的某一时刻不再仅仅被视为艺术品,而是转化为文化符号。就像《蒙娜丽莎》不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件肖像画一样——甚至可以说,它的意义远超这一层面——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也超越了日本版画的历史。

这幅创作于1830年代初的作品,标志着日本木刻版画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尤其对北斋的艺术而言,意义非凡。自17世纪以来,版画不断发展,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如颜色数量的增加——在主题和风格上也发生了变化。最初,这些多版数作品的目的是宣传娱乐场所、著名歌舞伎和艺伎。然而,这与“浮世绘”的联系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完整的艺术表现方式,并在内涵上日益深化。尤其是杰出的画家和绘图大师——葛饰北斋,他在推动风景画新风潮方面功不可没。19世纪初,他掀起了风景画的新风潮。风景虽是中国画的传统绘画题材,却在江户末期的浮世绘中发展成了一种新的流派。

 

葛饰北斋的独创之处,便是他创作了众多系列作品。其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便是1830年左右完成的《富士山三十六景》。这组作品集中描绘了本州岛上标志性的火山——富士山----的三十六个视角。富士山既是圣山也是日本群岛的最高峰。北斋以极为多样的方式呈现富士山那近乎完美的圆锥形轮廓,有时作为构图的中心,有时仅作为微不足道的背景细节。在该系列的第一幅版画中,富士山仅出现在背景中,位于一个仿佛海啸般的巨浪中,浪花翻腾,宛如一只只巨大的手掌,似乎要抓住那些在风雨中摇摆的脆弱船只。富士山上的皑皑白雪与翻腾的白色浪花遥相呼应,仿佛大地、空气、火焰、海水融为一体。眼前的场景,则深刻呈现了人类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

了解更多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