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跏思惟菩萨

朝鲜
6ème siècle, royaume du Paekche (18 avant J.C. – 660)
15,5 x 5,5 cm
Bronze doré
Image d'un bodhisattva méditant
Légende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NAAG, Paris) / Thierry Ollivier

提醒 Œuvre exposée actuellement au Musée Guimet - Place d'Iéna

这座创作于6世纪晚期的镀金青铜菩萨雕像是朝鲜三国时代(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的百济雕像杰作,展示了朝鲜在开吸收大陆影响的过程中,如何融会贯通并发展出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他年轻的脸庞散发着青春的魅力,带着一种令人愉悦的微笑,呈现出清新感——这便是著名的“百济微笑”——与邻近的新罗王国(公元前57-公元668年)雕像的严肃风格形成对比。菩萨身形纤细,上身袒露,腰身和四肢修长优雅。他以“西方式”半跏趺思维坐(PangaSayu Sang)的姿态端坐:一条腿自然地叠放在另一条腿上,头略微倾斜,一只手轻轻托住头部,肘部靠在膝盖上。这种坐姿源自犍陀罗艺术,经由中国传入朝鲜,并在南北朝鲜地区广泛流行,6世纪以后,日本也逐渐接受了这一风格,其中奈良(Nara)法隆寺里著名的弥勒菩萨坐像便是这一风格的代表。

菩萨的衣褶呈规则下垂,前面褶皱分布呈“锁孔”形状,这让人想起中国北魏朝代(386-534)的衣褶风格。褶皱线条流畅柔和,毫无僵硬感,显示出与中国南方的联系。

菩萨雕像头戴一顶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王冠,其设计如同印度西北部的头巾,呈现出一个月亮形的图案,内嵌一颗卵形珍珠,象征着来自遥远世界的元素。这座雕塑不仅是朝鲜独特艺术风格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朝鲜在中日丝绸之路上作为中转站的角色。

 

了解更多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