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en_search_text
主导航
次导航
Photo (C) RMN-Grand Palais (MNAAG, Paris) / Richard Lambert
伯希和(Paul Pelliot)将这幅画从丝绸之路起点上的中国敦煌带回法国。它表现的是曼陀罗(也译为坛城)这种神秘的佛教绘画。与许多密宗作品一样,这幅作品需要极大的耐心来解读。
在印度教以及佛教中,曼陀罗是一种用来帮助冥想修心的神秘绘画。其结构复杂,由一位主神主宰,四周由诸位辅神环绕。
根据画中捐赠人已故亲属的姓名推断,这幅作品可能于972年至974年间完成。作品的本尊是8世纪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备受推崇的毗卢遮那佛(Vairochana)。其四周应被其他四尊佛:阿閦佛(Aksobhya)、宝生佛( Ratnasambhava)、阿弥陀佛(Amitabha)和不空成就佛(Amoghasiddhi)环绕,与他们一起形成一组五方宇宙佛像,或坛城,但从他们的冥想姿势看不出这一点。
他们圆润的胸部由一个“胸甲”支撑,类似莫高窟和敦煌的几幅卷轴画中描绘的尼姑或死者衣物上的花卉装饰。因此,这些形象更可能是女性形象,类似供养佛,她们成双成对地在莲花宝座上打坐,头饰顶部都有高耸的发髻。因此,这幅曼陀罗并不直接代表五方坛城,而是与之相关的神秘仪式。供养佛则可以视为菩萨的女性对应形象,象征着仪式性的供奉,如爱情舞蹈、花环、歌舞,以及香炉、花、火烛和香水等。
密教的主题,同心圆线条、宝座、四射光环和诸佛的宝冠等造型——显然受喜马拉雅山地区及印度的影响,尤其是环绕他们的丝带和三枝烛台,这些都反映出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供养人亡母的拱形发髻、亡父的地毯与鲜花,则显示出中亚地区、特别是吐鲁番(Turfan)地区的影响。
画中使用了奢华的金箔,令人联想到摩尼教手稿和吐鲁番的绘画。同时,画作中使用的冷色调蓝色则让人想到青金石,这种色调在稍晚的绘画中有所使用,并且可能是由来自于阗(Khotan)的难民带到敦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