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魔成道图

中国佛教 - 中亚
Epoque des Cinq Dynasties, première moitié du 10ème siècle
144,4 x 113 cm
Encre, or
The assaults of Mara
Légende

Photo (C) MNAAG, Paris, Dist. RMN-Grand Palais / image musée Guimet

提醒 Œuvre non exposée actuellement

这或许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场景之一。在佛陀觉醒之前,魔罗——欲望世界的最高神,试图动摇其决心并击败他。

这个场景此前在犍陀罗和中亚出现,现已成为上座部佛教(南传佛教或小乘佛教的分支)艺术的一个标志。

释迦牟尼坐在一棵毕钵罗树下,金刚宝座色彩斑斓,树枝和叶子在其上方形成伞盖。他摆出经典的“降魔印”手势,召唤大地女神地母。在宝座下,地母证佛成道,化身为一个祈祷的女子和一位手持供品的男子,见证释迦牟尼于无数前世中积累的善行,以此在魔罗面前证明佛陀的成道。

魔罗站在一辆由白象拉着的战车上,曾两次作上弦拉弓或拔剑之势,又两次站立,被几位可能是他子嗣的男女搀扶。画面的左下角是魔罗军队中的恶魔以及从战车上摔下来的士兵,他们头朝下,溃不成军。

魔罗的恶魔军队中,有一些外形凶猛或怪异的神祇,它们大多拥有多只手臂,骑乘各种动物或神奇的坐骑。这些神祇虽源于密教或佛教以外的宗教,但被吸收为佛教的守护神。在佛陀上方,火焰中有一个三头八臂、蓝色的可怕神祇,他可能是大火头明王(Atavaka)。佛陀下方的一个白色的壁龛里,绘有一个四臂神祇,手持交叉的双剑并抓住两个人的头发,或许是大黑天摩诃迦罗(Mahakala)。

在释迦牟尼上方的神祇当中,四位身穿鳞片盔甲的战士可以被识别为四大天王(lokapala),是佛教守护四方的王。另外,还有一些印度教的神祇:手持闪电的因陀罗(Indra);湿婆(Shiva Maheshvara),肤色黝黑、三头四臂、骑着公牛南丹(Nandin)、拉弓射箭;鸠摩罗(Mumara),印度式弓箭手、四臂六头、坐骑孔雀;毗湿奴(Vishnu),三头暗肤、坐骑金鹰(加卢达Garuda)、吹着法螺。另外,还有一个长胡子的人物,穿长靴、着白衣、手持剑,可能是波斯英雄玛尼(Mani)或罗斯塔姆(Rostam),他被视为丝绸之神。

另外,一些源于被吸收的本土宗教的神祇。比如飞行中的神祇,长胡子、头戴王冠、手持火盘,可能是拜火教的神;或者缠着腰带的人物,长胡子、秃头、手持一个丰饶之角和一串葡萄,可能是狄俄尼索斯(Dionysos)的导师西勒诺斯(Silène)。

在画作两侧的条幅中,描绘了佛陀生命中的一些重要场景或者奇迹:左下角是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冥思,随后是舍卫城(Shravasti)的水火双神变、天空中佛陀的显现、触摸月亮和太阳、在水面上行走、跨越群山,直至右上角的佛陀涅槃。

画作底部的横条上并没有通常出现的供养人,而是印度宇宙起源故事中转轮圣王(chakravartin)的七件宝藏,其中插入了一些尚未解读的维吾尔文字。

这幅极其丰富的绘画,不仅将释迦牟尼表现为魔罗的征服者,还将他表现为宇宙的主人,身饰黄金,拥有七宝。画作通过几个人物的刻画,彰显了佛教的普世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敦煌绿洲这一中亚边缘地区的多元文化交融与共存。

了解更多藏品